这里有罕见的“钻木取火器”,江苏地区最早的石钺……近日,江苏兴化草堰港遗址考古发掘取得重要成果,出土了大量骨器、木器及动植物遗存等有机质遗物,专家认为这是目前江淮东部里下河地区时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8月21日,草堰港遗址考古领队、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甘恢元向记者介绍了遗址发掘过程以及出土的重要遗存。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遗存表明当时此处离海边不远
草堰港遗址位于兴化市千垛镇草王村东颜家坪北侧,东南距兴化市18公里。遗址所在区域为江淮东部里下河腹地,地势低洼、河湖密布,原为芦苇、水草遍布的湖荡,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围湖改田造塘,形成大面积成片鱼塘,遗址整体位于水面之下。
2021年,当地开挖鱼塘时发现该遗址,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派人对遗址进行考察后,确认此处为新石器时代遗址,距今7000年前后。经系统勘探确认,遗址总面积逾8万平方米,2022年12月,南京博物院开始对遗址展开考古发掘工作。
“遗址在鱼塘之下,上方是将近1.5—2米厚的淤土,因为处于湿地饱水的环境,所以有机质遗存极为丰富。”甘恢元说。
在动物遗存中,主要有陆生的鹿科、猪、牛、狗及各类鸟禽,淡水类包括各类鱼、龟鳖及丽蚌、扭蚌、螺等。在遗址外围堆积有大量的蚬壳,少量牡蛎。蚬生活在底质为砂、砂泥或泥砂的江河湖泊中,以通海江河的咸淡水交汇处分布密度较大,牡蛎是生长在海水里。如今此处离海的直线距离为100多公里,而这个遗存表明当时这里离海边并不远。
芡实
植物遗存中,主要有芡实(又称鸡头米)、菱角、稻米三大类,而芡实的数量尤多,说明新石器时代,先民已经把芡实当作抵抗饥饿的重要食物。
记者注意到,一些灰坑也非常特别,有4个坑的底部铺着整张的席子,甘恢元判断应为芦苇席,推测是用来储藏粮食的。还有一些坑,里面有大量的木板,部分有榫卯结构,可能以前为梁或柱子,是作为建筑的材料,二次利用铺在坑中,究竟是何用途还难以确认。
钻木取火器等遗存极为罕见
遗存中尤为特别的是一件“钻木取火器”。记者看到在一根木棍并不很长,上有几个孔。
钻木取火器
“取火主要都是用钻火板和钻火棒相配套来制取火种,一般钻火板的木质较软,而钻火棒的木质比较硬,钻火板上开有凹槽,钻火棒在凹槽中来回旋转,摩擦产生火星,点燃下方的枯草,以此取火。这是目前看到最早的‘钻木取火’实物。”甘恢元说。
半成品笛子
现场一根“笛子”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记者看到,“笛子”为木制,1米左右,6个音孔的间距大体相等,呈一字形纵向排列。不过,这还是一件半成品,上面的孔没有完全成型。但也表明,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开始了音乐方面的早期实践并成功制作了乐器。
有一件石器看上去并不起眼,然而同样意义非凡。“这是石钺”,南京博物院考古队员史炎炎介绍说,“这片区域既没有山,也没有矿,这件石钺的原料肯定来自外地。别看它体积小,但目前为止,这应该是江苏地区发现最早的石钺。”
石钺前身是作为生产工具的石斧,后来演变为武器,最后成为权力和威严象征的礼器,多为酋长、部落首领所占有。这件石钺可能捆绑在木柄上,在祭祀祖先或进行巫术及重大活动时舞动,以示庄重威严。
陶器
遗存中有大量的陶器,但鼎的数量极少。可见此区域在7000多年前使用鼎还不普遍,而同时期的淮河中游鼎已经很普遍了。一直到6000多年前,淮河下游鼎才开始流行,再往南,鼎的出现整体时间更晚。这说明鼎也有一个由北向南传播的过程。
为7000年前后海岸线变化提供重要物证
在出土的陶器中,有陶釜、罐、钵、豆、盆、盘、杯、甑、箅、器座、支脚、器盖、拍子、纺轮、网坠等。
陶箅
甑、箅都是用来蒸食物的器具,和现代的蒸食原理极为相近;网坠、纺轮,说明先民们捕鱼、纺织已较为普遍。
骨器
出土的骨器非常丰富,数量仅次于陶器。器类有靴形器、镞、镖、匕、板、簪、锥、针等。其中靴形器数量最多,器形多样,有孔与无孔并存,已出土有100余件。这些靴形器肯定是一种工具,但具体用途还有不同看法。镞、镖、匕等则是先民们获取肉食的重要工具。
陶器
以各类陶釜为炊器,骨器相当发达且为本地制作,大量的野生动植物遗存,体现的是狩猎采集为主的定居生业经济模式。
“草堰港遗址考古工作虽然启动不久,但各方面信息展示出了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甘恢元说。
遗址绝对年代上限距今约7200年,是江淮东部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也是完善江淮东部乃至淮河下游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谱系的重要节点。
长期以来,地理及考古学者多认为里下河地区受海侵的影响,不太可能有超过距今6500年的史前遗址分布,此次发现为重新审视7000年前后江淮东部环境变迁、海面岸线变化及其所对应的人地关系提供重要物证。
龙虬庄遗址位于江苏省高邮市龙虬镇,是江淮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一处具有代表性的聚落遗址,距今6500—5000年。1993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但龙虬庄遗址源头何处一直有争议,甘恢元认为草堰港遗址应当为龙虬庄遗址的主要源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杨民仆文/摄
(来源:新华报业网)
X 关闭
Copyright 2015-2022 青年服务网 版权所有皖ICP备2022009963号-20
邮箱:39 60 291 42@qq.com